
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屏幕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知識。 西江日報通訊員 李雅怡 攝
市行政服務中心
服務大廳撤了桶 環(huán)境衛(wèi)生加了分
垃圾分類黨政機關先行,以點帶面起引領示范作用。6月30日,記者走訪我市試點之一的肇慶市行政服務中心發(fā)現(xiàn),該中心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濃,每一名工作人員都是垃圾分類指導員,市民基本能夠按照垃圾分類指引投放垃圾。
市行政服務中心是我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機構,當你進入時就會感覺到大廳環(huán)境整潔干凈舒服,地上看不到垃圾的痕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多個服務大廳內均無垃圾桶,偌大的大廳,只有洗手間門口設置三個分類垃圾桶,大廳外有四個分類垃圾桶。
垃圾桶這么少,市民真的能自覺投放垃圾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辦理業(yè)務的市民。市民葉女士告訴記者,過來辦理業(yè)務,產生的垃圾多是一些飲料瓶、紙巾等,雖然身邊沒有垃圾桶,但上洗手間時再扔也不麻煩。
“我去日本旅游發(fā)現(xiàn),日本垃圾分類真的做得很好,日本人不會隨意丟垃圾,而是把垃圾放進袋子,等看到分類垃圾桶才分類投放。現(xiàn)在行政服務大廳撤垃圾桶,可以培養(yǎng)市民不隨手丟垃圾、并分類投放垃圾的好習慣。”年輕女士小艷說。
“小朋友,這個塑料瓶可以投放進可回收物垃圾桶。”正在打掃衛(wèi)生的保潔員看到小朋友丟垃圾時,主動上前指引。她告訴記者,在日常的保潔工作中,如果看到有人正在丟垃圾,都會上前指導,很多市民有分類意識,接受勸導,但也有少部分人不予理會。
端州公安戶政中隊副隊長鄧志敏告訴記者,自從行政服務中心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提高了很多,原先辦證大廳里設置有三四個垃圾桶,現(xiàn)在大廳里只有洗手間設置分類垃圾桶,市民都能把垃圾準確扔進分類垃圾桶,整個大廳雖不見垃圾桶,比以前看起來要整潔干凈很多。同時,為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戶政中隊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員都充當垃圾分類指導員,從旁指引和宣傳。
“我們這里的保潔人員、保安人員、各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是垃圾分類指導員,負責宣傳和引導。”市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雅怡告訴記者,自我市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方案后,去年就開始探索做好這項工作,成立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
“一開始我們借鑒其他城市做法,自己從網上購買了分類垃圾桶,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知識。”李雅怡坦言,垃圾分類宣傳知識幾經修改,從復雜到簡單易懂,他們都做到了及時更新,并通過滾動大屏幕、宣傳欄、宣傳冊進行宣傳,同時,分類垃圾桶上也張貼了明顯分類標識,讓群眾一目了然知曉哪些垃圾投放哪個垃圾桶。
李雅怡還告訴記者,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垃圾分類,他們不僅在公共場所落實垃圾分類,辦公區(qū)域也同樣落實。接下來,會與相關部門協(xié)調,對工作人員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以及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西江日報記者 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