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甘婉怡
“祝賀你!你獲得了北京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錄取資格。”
這份錄取通知的收件人是來自廣東肇慶中學的學生吳俊燁。今年,作為物理類考生的他以超680分的成績獲得了北京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錄取資格,錄取專業(yè)為化學類(材料方向)。
“我是在廈門旅游的時候查詢到錄取通知的,收到通知的那一刻我激動地抱住身邊的同學,心情十分興奮,因為我高中三年都是為了北大而奮斗的,北大是我的‘夢中情校’。”吳俊燁在收到錄取通知后,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父母和老師報喜,并發(fā)布朋友圈向關心他的朋友們分享這份喜悅。
“北京大學是實力很強的一所高校,我在高二的暑假去參加了北京大學的暑期學堂,對北大的人文環(huán)境很感興趣,這也是北大很吸引我的點。”關于化學專業(yè)的選擇,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自己化學成績不錯,對材料方向也很感興趣,化學老師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大啟發(fā),所以選擇了化學的材料方向。”吳俊燁說。
學習好,只是吳俊燁的其中一個“光環(huán)”,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熱愛運動、擅長排球的體育小伙。
吳俊燁說,學校帶給他的遠遠不止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多元的成長平臺和滲透到內心的教學理念。“我非常喜歡學校的辦學理念,其中一句是‘做一個內心有光芒的學生’,我覺得肇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包括各種社團活動、體育賽事等,讓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盡情發(fā)揮才華,也變得更活潑開朗,真正成為內心有光芒的人。”
吳俊燁說,第一是用老師上課的框架來構建自己的框架;第二是要回歸課本,將課本知識濃縮遷移到筆記本上,要深入研究、挖掘課本,而不能止于表面,并重視注釋、課后習題等部分。此外就是老師上課用的課件和教輔資料,把其中的知識點尤其是重要的思維導圖按自己的框架搬運到筆記本上。但要注意的是,整理筆記不能只是為了整理,好好利用,把知識點鞏固在腦海里才是最終的目的。
關于學習,吳俊燁分享了自己的獨家經驗,其中深有感觸的當屬“做好筆記”。他拿出自己的生物學科筆記向記者展示,在“細胞工程”一章中,紅色、黑色、藍色的字跡清晰而整潔,里面每一小節(jié)的知識框架和脈絡條理明晰。
在他眼里,筆記是珍貴的學習材料,他對做筆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筆記是常看常新的。每一次英語考試前一天的早晚讀,我都會把英語筆記本翻一遍以加深印象,促進臨場發(fā)揮。筆記是常改常新的。進入二輪復習后,我常常在翻看筆記時發(fā)現(xiàn)紕漏并及時更正,防止錯誤的想法縈繞在腦海中。筆記是常添常新的。初次做筆記一定要留夠充足空間,以防后續(xù)補充。”
他還提醒道,最后一輪復習一定要穩(wěn)扎穩(wěn)打,不能急于求成,如果過分注重攻克重難點而忽略基礎知識的鞏固,不免日后需要花大量時間來查缺補漏,導致“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對于即將迎來高三備考生活的師弟師妹們,吳俊燁也分享了一些暑假期間的學習心得。
他認為暑假很適合學習語文,因為語文很難通過短時間的突擊來攻克,而長久的積累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素養(yǎng)。同學們可以利用暑假進行素材的積累,將人物、事件、社會現(xiàn)象深入挖掘,再將相關的素材組合成一個完整的主體段。此外,吳俊燁認為暑假也是學習英語的好時機,多接觸英語語料,并積累單詞和短語,有利于為作文的寫作夯實基礎。
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吳俊燁也充滿了期待,“在大學期間,我會進一步加深對自己專業(yè)的了解,同時也去摸索下其他學科和專業(yè),看是否有輔修或雙學位的機會,讓我去實現(xiàn)更多的探索。”吳俊燁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