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捷
近日,繼“蘿卜刀”之后,一種名為“煙卡”的東西在肇慶的小學生中流行開來。
這一個小小的“煙卡”,就足以讓一群年齡在六、七歲到十一、二歲之間的孩子們聚在一起,興奮地嬉戲打鬧。那么,“煙卡”到底是什么呢?
據(jù)了解,煙卡就是把煙盒的“帽子”取下,折成小小的長方形卡片,放在較平坦的桌子或地上,利用手掌拍地之風將卡片翻面,即歸己有的一種紙牌。
值得注意的是,“煙卡”按品牌價格的高低劃分等級,價格越高的等級越高,反之,價格越低等級越低。
游戲中,小朋友們?nèi)绻贸鐾瑯悠放频?ldquo;煙卡”,就以石頭剪子布的形式論先后順序,贏的一方先在地上拍;如果拿出不同品牌的“煙卡”,就以煙盒對應的價格決定先后順序;還有些小朋友會將“煙卡”悄悄“藏”在手里,倒數(shù)3個數(shù),同時打開手掌,誰的等級高,誰先拍。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作為小學生間最新的“潮流”,目前肇慶玩“煙卡”的小朋友不在少數(shù),并且以男孩子居多。他們通過翻垃圾桶、問陌生人要煙盒、上網(wǎng)購買等方式獲取“煙卡”。
記者隨機采訪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對于“煙卡”游戲,有家長表示擔憂。家長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兒子也有在玩“拍煙卡”游戲,但是沒有到用煙盒的程度,大部分都是用紙折疊的。郭女士認為,這雖是孩子們的娛樂游戲,但“煙卡”畢竟是帶有香煙的信息,對孩子的認知發(fā)展不是很好,擔心會因此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孩子趴在地上玩拍“煙卡”容易感染細菌,大大增加了感染概率。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兒子總是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翻垃圾桶做“煙卡”,怕因此生病,所以不支持他玩“拍煙卡”。
記者注意到,本學期開學以來,肇慶有不少學校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明確指出煙牌游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學業(yè)進步,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起變相賭博,形成不良心理和不良興趣,禁止學生在校進行“煙牌”游戲,呼吁家長一起對孩子進行教育和監(jiān)管。
懷集一所小學的老師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內(nèi)玩“拍煙卡”,但班里仍有不少男生會在課間偷偷玩“煙卡”,甚至有些男生在上課的時候也會做出拍“煙卡”的動作。她表示,基本上發(fā)現(xiàn)就會沒收,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會沉迷于此,影響學習,平時也會通過開班會引導孩子不要沉迷游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