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楊永新
進(jìn)入春季后,南方雨水多,氣候濕潤,人也容易惹“濕氣”。那么,在這個季節(jié),如何防濕、祛濕呢?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采訪了肇慶市中醫(yī)院脾胃病科負(fù)責(zé)人謝新坤。
謝新坤提到,人體一旦有了濕氣,主要體現(xiàn)在精神不振、感覺身體沉重、沒有食欲,嚴(yán)重者甚至出現(xiàn)大便粘稠、昏昏欲睡等狀況。“如果遇到這些問題,也不必?fù)?dān)心,有幾個小招可以緩解。”謝新坤說,陳皮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每次取3克至5克,泡開水當(dāng)茶喝,或且煮粥的時候加入一些,多喝幾次,就起到祛濕的作用。
“也可以將木棉花、芡實(shí)(肇實(shí))、蓮子、紅棗一起煲水,當(dāng)茶飲,也可以起到化濕、健脾的作用。”謝新坤還提到,春天多喝粥也有好處,如南瓜小米粥、山藥瘦肉粥,也可以在白粥中加入芡實(shí)(肇實(shí))、扁豆、葛根、赤小豆等,這些都是很好的祛濕食膳。
此外,謝新坤還建議身有濕氣的市民,取生姜、艾葉共二三十克,用紗布包裹,放入水中煮開,再倒入桶里,調(diào)到適合自己的水溫,用來泡腳。也可以用桂枝、桑葉等煮水后泡腳,大約30分鐘,均有良好的祛濕效果。
謝新坤告訴記者,春天盡量少吃帶酸、冷及肥膩的食物,也是防濕的辦法之一。“這個季節(jié),建議多吃帶辛、甘、微溫等食物,如韭菜、香菜、胡蘿卜、白蘿卜、南瓜、山藥和芽菜類,對身體有益處。”
在生活上,謝新坤提醒,要多休息、少熬夜,適當(dāng)參加戶外活動,出出汗,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jìn)肝氣疏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