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楊永新
“您一百個放心,我們說過的,就一定做到。紅包您拿回去。”近日,在端州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科,科主任陳銀華拒絕了產婦丈夫陳先生的紅包。陳先生的妻子剛進行了剖腹產,他擔心后期得不到良好治療和細致服務。
事后證明,陳先生的擔心是多余的。“紅包被拒收后,我和妻子一直留意治療過程,看看哪方面‘存在問題’,結果被感動到了。”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將醫(yī)生每天開出的處方拍了照片,傳給從事醫(yī)務工作的朋友看,朋友回復稱,這些藥物都是價格普通、藥效好的,是真正的“良心藥”,“我此前一直擔心,醫(yī)生拒收紅包后,會不會給我們開高價藥,從中獲取比紅包更多的利潤。是我想多了。”
陳先生的太太也得到了周到、溫馨的服務。“他們承諾上門服務,也做到了。”陳太太提到,他們家住在鼎湖區(qū)偏僻的農村,產后回家休養(yǎng),身體有不舒服就打電話給醫(yī)生,他們就會上門服務,經常往返六七十公里,并沒有提出承諾之外的要求。
太太身體完全康復后,陳先生給婦產科送去了一面錦旗。這一次,陳銀華及同事愉快地接收了。記者見到,該科室的墻上已掛滿了錦旗。
“承諾過的,我們就一定會做到。”陳銀華介紹,多年來,該科室未發(fā)生過索要和收紅包現(xiàn)象,面對產婦家屬主動送來的紅包,多數(shù)是直接拒收,實在推不了的,就將所受紅包轉為病人的住院費用,此舉也樹立起了良好的醫(yī)護人員形象,促進了醫(yī)患關系的和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