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yīng)肇慶市政府倡議的“留在肇慶過大年”,不少在肇工作的外地人決定就地過年。他們不忘向家鄉(xiāng)的親人千里傳情,遠在故鄉(xiāng)的父母也向兒女表達了關(guān)懷和牽掛,彼此用快遞年貨的方式,將親情拉得更近。他們的快遞箱里都有些什么?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采訪對象:劉曉林
老家:湖北省鐘祥市
工作單位:肇慶市婦聯(lián)
在肇慶工作已有十幾年,劉曉林始終忘不了家鄉(xiāng)的美食,每年春節(jié),他都會收到老家寄來的特色年貨。
“上個月就寄來了兩次。”提到老家美食,劉曉林眼放光芒,“有臘腸、臘鴨,還有曬干的雪里蕻、蟠龍菜、南瓜籽,都是父母親自制作。”
這當(dāng)中,劉曉林最愛蟠龍菜。該菜以豬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蛋清、淀粉等進行腌制。“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tǒng)名菜,味道鮮美。”劉曉林介紹,這道菜源于明朝,如今已列入《中國菜譜》,“吃到這道菜,才有年的味道。”
而劉曉林也不忘給老家寄一些肇慶特產(chǎn),如德慶貢柑等。“家人喜歡吃肇慶的貢柑,鮮甜多汁,口感清爽。”他說,父母年紀(jì)大了,他期待疫情過去后,再回家探望父母。
采訪對象:宋海彬
老家:河南省駐馬店市
工作單位:高要巡特警大隊
這兩天,宋海彬很開心。“我收到了老家寄來的一大箱年貨,全是我喜歡吃的。”在宋海彬收到的年貨里,有大肉包、肉丸子、魚塊、酥肉等,充滿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今年28歲的宋海彬剛到高要工作一年,還不太習(xí)慣這里的飲食。“老家以面食為主,在這里主要吃米飯,而且菜做得很清淡,老家味道偏重,更適合我。”他笑笑說。
幾個月前,宋海彬就請好婚假,原本計劃在老家舉行婚禮。“籌備工作已經(jīng)全部做好了。但從疫情防控出發(fā),以及響應(yīng)我市‘留在肇慶過大年’的號召,我和愛人及父母都商量好了,我決定留在肇慶過年。年后再另做打算。”
宋海彬給家人寄去年貨——10公斤的鮮蝦。“老家冬季寒冷,魚塘養(yǎng)不了蝦。”同時寄出的還有給父母和老爺子買的新衣服、新鞋子,希望他們新年更開心快樂。
采訪對象:高靜
老家:河北省保定市
工作單位:西江日報社
前段時間,高靜給老家寄去了年貨,包括給父母和外甥的新衣服,還有如德慶皇帝柑、廣寧潭布番薯干、臘腸等肇慶特產(chǎn)。高靜說,多年前,家人來肇慶玩耍時就喜歡上這些特產(chǎn),因此每年都給他們快遞回去。
讓高靜遺憾的是,一個月前,由于老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快遞一度暫停,老家的特產(chǎn)沒能發(fā)出來。“主要是驢肉火燒、江米條、小糕點等,還有家里種的蘋果和鴨梨。這些水果肇慶雖然有賣,但始終沒有家鄉(xiāng)的味道。”
高靜說,來肇慶工作已有12年,也在這里成家立業(yè),但家鄉(xiāng)的親人和美食始終讓她牽掛,“特別在過年的時候。”
西江日報記者 楊永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