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秋冬,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咽干、咽痛、咳嗽、咳痰、呼吸不暢等不適癥狀都是呼吸道疾病的表現(xiàn)。同時,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發(fā)作的患者也明顯增加。近日,記者就如何預防、治療秋冬呼吸道傳染病采訪了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主任陳亞寬。
記者在醫(yī)院門診大廳看到,前來呼吸科就診的市民很多,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為主。陳亞寬表示,導致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增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秋冬季晝夜溫差比較大,傍晚、晚上氣溫降低,很多人不注意添加衣物,容易導致受涼感冒,從而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其二,天氣干燥,干燥空氣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咽干、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另外空氣中粉塵、過敏原性物等懸浮物增多,過敏體質(zhì)(如過敏性鼻炎、接觸性皮炎、支氣管哮喘等)的市民容易誘發(fā)呼吸道疾病。其三,秋冬季氣候、氣壓的變化,容易引起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發(fā)作。其四,進入秋冬季節(jié),大部分市民喜歡各種各樣的進補飲食,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引起人體內(nèi)熱,導致肝火上乘,出現(xiàn)咽干、咽痛、咽喉發(fā)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癥候群。
陳亞寬提醒廣大市民,出現(xiàn)呼吸道疾病癥狀后,要及時就醫(yī),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能逐漸演變?yōu)橄潞粑栏腥?,甚至發(fā)展為肺炎。70多歲黃伯因為咳嗽多日到市二醫(yī)院就診,最后確診為肺炎。在病史詢問中,陳亞寬得知黃伯已經(jīng)感冒多日,自行購買感冒藥服用一周以上。“在有病癥時,很多年紀大的患者習慣于煲涼茶或者自行購藥治療,這都是不好的習慣,原因不明的情況下道聽途說地自服藥,常常會耽誤病情,甚至帶來一些不可逆的危險性。”他說,“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基礎病和發(fā)病原因都是不同的,對癥下藥才最有效果。”若由于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如支氣管炎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或者其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若和過敏相關,則需要服用抗過敏藥物。他特別強調(diào),經(jīng)常不規(guī)范自行服用抗生素,容易導致患者會出現(xiàn)耐藥性,甚至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因此,患者要遵醫(yī)囑,規(guī)范化治療疾病。”他說。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市民個人防護意識增強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接觸距離的良好習慣,大大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陳亞寬說從門診上來看,今年兒童的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明顯降低,這和家長有意識的在人流密集時為孩子戴好口罩、平時勤洗手有很大關系。因此,作為容易交叉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做好預防大于治療。陳亞寬提醒廣大市民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添衣,保持房間通風,小孩老人等體弱者盡量少去人流密集地,同時隨時隨地做好個人防護。除此之外,小孩和老人還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和多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強體質(zhì)。
西江日報記者 高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