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肖桂芳 通訊員 伍清秋
“慢點,慢點,排好隊,一個個進站。”3月25日晚快8點的時候,在肇慶火車站寬敞的候車大廳,年近50歲的客運員孟慶瑞指揮著旅客進站。盡管這天不是他值班,但閑不住的“孟仔”依舊溜達著來到車站,看到旅客要進站,“職業(yè)病”又犯了,前前后后忙著招呼著。
“孟仔”是火車站同事對孟慶瑞的尊稱,意思是他永遠充滿了活力,青春不老。的確,29年來,孟慶瑞一如當(dāng)初剛進肇慶火車站時一樣,對工作充滿了激情,不忘初心, 29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
“29年來,我過年過節(jié)都在車站度過。”孟慶瑞一邊跟記者聊著,一邊招呼著候車廳里的旅客。“我喜歡這份工作,我喜歡與旅客打交道,我把每個旅客都當(dāng)成自己的朋友、親人,所以旅客也喜歡我。”說到后面一句,孟慶瑞回頭看了眼記者,有點靦腆地笑了。
孟慶瑞每天都早一個小時上班,在這個時間段里,他在候車室里轉(zhuǎn)轉(zhuǎn),在站臺、地下通道遛遛。他總能遇到提著大包小包拖家?guī)Э诘穆每?,他總是上前幫人家抱抱孩子,提個行李什么的。碰到會跑會跳的孩子,他就變身成“幼兒園老師”輕聲細語提醒小朋友別亂跑亂跳、別磕著碰著。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又化身成“居委大媽”,總要問問人家有什么需要,有沒有親人接送什么的。
今年大年廿九,孟慶瑞上夜班。他在溜達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名準(zhǔn)備進候車室的老人走路非常吃力。一打聽,原來老人姓肖,準(zhǔn)備乘坐K511 次列車到上海女兒家過年。由于年事已高,老人走路非常吃力。了解情況后,孟慶瑞二話不說,找來了車站愛心輪椅,一路護送老人上車,感動得老人對孟慶瑞謝了又謝。當(dāng)晚,孟慶瑞回到候車室,一杯熱茶還沒喝涼,他又發(fā)現(xiàn)了一名行動不便的旅客。這回是急著回山東老家過年的趙先生,因為心急,不小心把腿摔傷了。孟慶瑞又推著趙先生上了回山東的列車。
說起孟慶瑞的故事,有一火車皮。今年春運前,孟慶瑞聽說今年春運火車站要增設(shè)四臺“人 臉識別”驗證自助機,讓旅客可以“刷臉”進站。孟慶瑞偷偷趕在大家前頭,自己去找安裝工作人員學(xué)習(xí)“人臉識別”驗證機使用方法。還一再問,機器會出什么問題?出了問題如何處置?安裝工作人員又煩又好笑,說:“你這純屬是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筷子都撈到我們飯碗里了,機器故障你一個電話,我們就來了。” 孟慶瑞陪著笑臉說:“我是怕春運旅客多,萬一機器出了故障,再等你們來修,不是要耽誤好多人回家的時間嘛。”
前一陣,火車站候車大廳的鋼化玻璃門閉合不嚴(yán)實,需要維修部門來修理。誰都不想在夜里最困乏的時候守著故障門,孟慶瑞卻主動請纓。在凜冽的寒風(fēng)夜里,孟慶瑞添了件棉衣,守在故障門旁,靜靜地等待維修員的到來。
“孟師傅,為什么29年在客運員崗位上不厭倦?”記者問。“我從小跟著爸爸在鐵路上長大,我爸爸是有30多年工齡的老鐵路職工,爸爸從小教育我要努力工作,要把工作做好。這么多年來,我努力工作,工作也很 順心,我很享受這份工作。”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口號表決,簡樸的話語道出了孟慶瑞精神內(nèi)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