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戴福鈿 通訊員 程麗涓
近期,基孔肯雅熱引發(fā)廣泛關注。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預防基孔肯雅熱最核心、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滅蚊,而清除積水和做好戶外防護是關鍵。那么,居家生活中如何有效清除積水、防蚊滅蚊呢?暑期外出又該如何做好防護?市疾控中心給出了建議。

志愿者幫居民清理盆栽積水。 受訪單位供圖
“積水是伊蚊產(chǎn)卵和幼蟲生長的關鍵環(huán)境,所以,清積水是預防伊蚊的重中之重。”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科科長莫遠清介紹,居家生活中,要注意定期清理水生植物罐里的水,以及蓄水桶、水缸或其他容器里的水,最好3至5天換一次水。其中,給水生植物換水時,務必仔細沖洗植物根部,防止蚊卵或幼蟲附著繼續(xù)繁殖。另外,用來儲水的容器最好加蓋密封。
莫遠清特別提醒,要及時倒掉家中容器里的積水。如花盆底托、飲水機托盤等易積水處,需每日清除積水;地漏可加裝防蚊網(wǎng),防止蚊子進入產(chǎn)卵。此外,認真排查和清理房子周邊各類積水,重點排查房屋前后、花園、陽臺、天臺、水池、綠化帶等區(qū)域,及時清理輪胎、雜物、塑料垃圾、竹筒等積水。
“家中閑置的盆、缸、碗、杯等建議倒置放置,或妥善收好放在雜物間,避免積水。”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麥煒說,鍋碗瓢盆等餐具用完后要洗凈瀝干水分,切忌長期用水浸泡。
麥煒建議,庭院噴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等積水若無法清除,可采取養(yǎng)魚等方法,利用魚吃掉水中的蟲卵和幼蟲,杜絕蚊蟲孳生。對于一些難以清理的積水,如景觀池等,可投放滅蚊幼蟲藥劑。
那么,暑期外出應如何防護?在麥煒看來,可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同時,在裸露的皮膚及衣服上,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u哌酯)、驅蚊酯、檸檬桉葉油等成分的驅蚊產(chǎn)品。
“一般來說日出后兩小時和日落前兩小時,是伊蚊出沒頻繁的時段。”麥煒提醒,外出時,盡量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這些地方蚊蟲較多,被叮咬風險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