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報酬,自籌經(jīng)費。佛山南獅救援隊兩度組織人力物力來到懷集。隊員說:“想得最多的是怎樣盡快將群眾轉(zhuǎn)移出來。”因為停電沒有網(wǎng)絡,群眾無法進行電子支付,潔英小超市的老板娘禢嘉煒說:“誰來賒賬都可以。”連日來,洪水中的懷集,八方救援力量云集,大家眾志成城,正匯聚成一股暖流,共克時艱。(6月19日《西江日報》)
百年一遇的洪水如猛獸般肆虐,考驗著懷集兒女的意志與智慧。在這場與洪水的搏斗中,人心筑起堅固堤壩,大愛點亮生命之光,書寫著干群一心共抵災難、上下同心共渡難關的壯美篇章。
災難面前,最動人的是挺身而出的擔當作為。“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肇慶市紅十字救援隊的志愿者駕駛沖鋒舟,第一時間趕赴短時降雨最強的中洲鎮(zhèn)展開救援;廣州、佛山、中山、云浮等地的救援組織不計報酬、馳援懷集,心中唯一的牽掛是“盡快將群眾轉(zhuǎn)移出來”……危難之時、緊要關頭,這些“最可愛的人”不顧個人安危,一路披荊斬棘,同時間賽跑奔在最前線,與洪魔較量挺在最前沿,用專業(yè)與熱忱詮釋著“民間救援”的使命與擔當。這就是“先鋒隊”“主心骨”“中流砥柱”的模樣。
困境之中,最溫暖的是素不相識的守望相助。停電沒有網(wǎng)絡使電子支付成為泡影,但人性的溫度卻從未“斷電”,潔英小超市老板禢嘉煒的一句“誰來賒賬都可以”樸實無華、打動人心,為受災群眾撐起了希望之傘。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常講: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邁不過的坎。這些天,一個個心手相牽、守望相助的鮮活故事接連上演,在受災群眾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無數(shù)平凡力量迅速集結(jié)、救急紓困,讓人看到了希望就在前方、勝利已在招手。在當前抗洪搶險最吃勁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熱心人士,需要更多的古道熱腸,并要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危難之際,最震撼的是八方匯聚的眾志成城。洪水牽動著無數(shù)人的心,來自各地的救援隊伍、物資車隊、志愿者如星火燎原般集聚懷集。消防救援支隊的指戰(zhàn)員晝夜奮戰(zhàn)轉(zhuǎn)移群眾,電網(wǎng)搶修隊伍連夜恢復電力供應,醫(yī)療團隊穿梭于各個臨時安置點……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們,此時此刻都成為了“抗洪戰(zhàn)士”。他們用汗水澆灌希望,用雙手傳遞力量,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tǒng)美德化作跨越地域的暖流,在洪水中筑起一座堅不可摧的精神堤壩。
懷集的洪水正在慢慢退卻,我們既感動于鏖戰(zhàn)洪水的大無畏精神,更感動于情暖人間的手足情深,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與付出,匯聚成了抗擊洪水的磅礴力量,已經(jīng)成為我們共克時艱、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而這亦是打贏這場抗洪救災硬仗的關鍵所在。
徐劍鋒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