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中文在线天堂а√在线,亚洲性猛交xxxx,在线看片毛片无码永久免费,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肇慶高新區(qū)“星火微心愿”項目入選2024年廣東省優(yōu)秀網絡公益項目 圓了微心愿 托起大民生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陸志鋒 通訊員 粟文輝 邱桂容

“想不到那么快就安裝上護欄,我再也不用擔心他摔下來了。”近日,黃婆婆握著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同志愿服務隊社工的手激動地說。

9月20日,志愿者幫忙安裝助浴器。

9月20日,志愿者幫忙安裝助浴器。受訪單位供圖

黃婆婆和老伴都已年逾八十。由于老伴因患腦栓塞而失能,黃婆婆擔心他晚上睡覺會摔下來,希望能給床裝上護欄。這一微心愿向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反映后,很快便得到愛心人士的認領,微心愿實現大圓滿。

實現微心愿的暖心事例,在肇慶高新區(qū)還有很多。近年來,肇慶高新區(qū)堅持把深入開展志愿服務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具體行動,積極走近困難弱勢群體,服務困難弱勢群體,感召在職黨員、企業(yè)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打造肇慶高新區(qū)“星火微心愿”品牌項目,為困難弱勢群體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近日,肇慶高新區(qū)“星火微心愿”項目入選2024年廣東省優(yōu)秀網絡公益項目。

平臺辦實事

“現在天氣冷了,我需要一張棉被。”“家里樓道的燈壞了,希望有人幫忙修一下。”……翻開“星火微心愿”項目記錄臺賬,從柴米油鹽到事務代辦,一個個被詳細記錄的微心愿訴說著居民的心聲。

在肇慶高新區(qū),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困難弱勢群體均可提出微心愿,經過收集審核后,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便會牽線搭橋,號召廣大黨員、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認領,幫助困難弱勢群體實現微心愿。

為全面深入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肇慶高新區(qū)依托線上、線下平臺優(yōu)勢,從困難弱勢群體的小困難、小需求、小心愿出發(fā),以入戶摸查、集中報送、自主申請等多形式,收集轄區(qū)內學習、工作、生活的困難弱勢群體微心愿,并通過電話訪問、入戶探訪、咨詢居委會等方式核查情況,確保服務對象需求真實、精準。

在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通過平臺認領并完成微心愿后,肇慶高新區(qū)會通過網絡等渠道公開微心愿落實情況,讓社會各界了解捐贈物資的去向和圓夢情況。

“我媽媽通過線上平臺得知微心愿認領活動后,便轉發(fā)給我,希望我盡力而為,幫助他人。”劉萬熙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得知肇慶高新區(qū)一名老人想要一個新電飯煲,便線上下單并郵寄到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很快圓了老人的微心愿。“后續(xù)我還收到肇慶高新區(qū)寄來的微心愿認領證書,在微信公眾號得到圓夢反饋,看到素未謀面的老人收到電飯煲后開心的笑容,我覺得很有意義。”

陳鍇杰是一名在廣州工作的肇慶人,也通過線上平臺認領了一位困難學生的微心愿,為孩子送去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物資。“通過線上平臺,即使我遠在他鄉(xiāng),也能為家鄉(xiāng)的困難學生提供一點生活上的幫助,這對我來說也是一份慰藉。”

溫暖送到家

需要一件小物品,助浴椅、拐杖、血壓計;或請幫做一件小事,打掃衛(wèi)生、親情陪伴……一個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心愿,卻是困難家庭、空巢老人、殘疾人的深切期盼。如今,一件件惠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贏得基層群眾的紛紛點贊。

社工深入走訪黃婆婆家時發(fā)現,除了照顧老伴,黃婆婆還要走四層樓梯出門買菜,加上患有高血壓,身體也逐漸吃不消。社工主動幫黃婆婆申請一根拐杖,希望讓她上下樓有依靠。黃婆婆的微心愿很快被熱心人士認領,連同護欄和拐杖迅速送上門。

“我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你們真的上門幫我把家里打掃得這么干凈,真是太感謝你們了!”70歲的劉伯伯對上門幫忙打掃的志愿者深表感激。

劉伯伯獨居多年,前幾個月因中風腿腳行動不便,外出只能依靠輪椅。他盡管能夠勉強自理,但在處理家庭衛(wèi)生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能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huán)境是劉伯伯的微心愿。

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線上發(fā)起微心愿認領活動,愛心企業(yè)廣東炬旺科技有限公司火速認領。征得劉伯伯的同意后,志愿者們便帶齊抹布、清潔劑等工具上門打掃衛(wèi)生,掃地、拖地、擦桌子、整理雜物、收拾廚房,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原本雜亂的房子煥然一新。

由于困難弱勢群體的微心愿涉及方方面面,肇慶高新區(qū)推進精細化管理,劃好認領“責任田”,對征集到的微心愿進行篩選匯總,形成困難弱勢群體的微心愿清單。按照微心愿輕重緩急、服務時限等,組織鼓勵黨員、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等社會力量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或各種資源,認領微心愿,努力解決困難弱勢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愛心共接力

每個微心愿的實現都是一次愛心傳遞。廣大黨員、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認領微心愿后,將購買相應物資并送到指定地點,再由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實際情況組織人員送物資上門并走訪慰問,讓愛心人士足不出戶便能傳遞愛心。

呂閂是徽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是一名熱衷公益活動的黨員志愿者。去年10月,呂閂在大旺義工群了解到肇慶高新區(qū)微心愿認領活動,立即認領了3個困難老人的微心愿。

食品、冬裝、棉被、成人紙尿褲……呂閂認真核對物資信息,買好相應規(guī)格的物資,并送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交由工作人員轉交給困難弱勢群體。

呂閂只要看到微心愿認領活動都會積極參與,至今已完成了6個微心愿。他說,幫助他人、回饋社會是他作為一位黨員和企業(yè)負責人的責任與擔當,“只要社會需要,我能力允許,我就會繼續(xù)在這場愛心接力賽中堅持跑下去。”

“小朋友是祖國的未來??吹叫∨笥讶笔裁础⑿枰裁?,我就忍不住想要幫他們圓微心愿。”肇慶高新區(qū)龍湖學校教師趙艷文已認領過4次微心愿了。每次認領,她都會第一時間聯(lián)系工作人員,了解小朋友的情況,為小朋友挑選適合的學習用品。

“這個書包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有護脊設計,背起來很輕松,我還在書包里放了一些文具。”趙艷文拿著要送給小朋友的書包說。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老師是育人,做公益是助人,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播撒愛與希望”。

7月2日,志愿者上門送物資并慰問。

7月2日,志愿者上門送物資并慰問。受訪單位供圖

承載大民生

為年長老人購買輪椅、為困難學生購買書包、給困難家庭購買生活用品……肇慶高新區(qū)“星火微心愿”項目聚焦做好民生微服務,對困難弱勢群體的微心愿實現應領盡領、應接盡接。

該項目啟動初期主要由廣東東方陽光投資集團、肇慶大華農生物藥品有限公司、肇慶萬洋眾創(chuàng)城開發(fā)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yè)各出資認領100個微心愿。到2022年7月,該項目逐步形成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在平臺上自愿認領微心愿的良好服務局面,凝聚起全社會團結關愛、鄰里互助、友善奉獻的強大合力。

據統(tǒng)計,自2019年啟動以來,該項目為困難弱勢群體點亮心愿948個,微心愿對接落實率100%,撬動社會資源超30萬元,累計吸引各類志愿者、居民群眾超1800人參與,網絡傳播量超6萬次。

2020年,該項目被評為廣東省“益苗計劃”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項賽優(yōu)秀項目,并被收錄至《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工作案例(一)》,作為十大志愿服務案例之一。2022年,該項目被評為肇慶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肇慶高新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通過多渠道廣泛發(fā)布困難弱勢群體的微心愿,傳播困難弱勢群體微故事,宣傳愛心人士、愛心企事業(yè)單位暖心故事等,讓群眾最真實的聲音、最現實的需求獲得社會關注,同時不斷集結更多愛心力量,帶動更多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參與進來,盡己所能,傳遞溫暖,讓微心愿承載起大民生。

圓夢之旅

一、征集微心愿

(一)線上征集依托區(qū)內主流媒體公眾號發(fā)布“星火微心愿”征集信息,符合要求的居民群眾可自行填寫相關信息進行申報,或由愛心人士提供身邊困難弱勢群體的相關線索進行申報。

(二)線下征集聯(lián)合區(qū)教育局、區(qū)社會工作局、區(qū)團工委、大旺街道辦等相關單位部門,定期征集困難弱勢群體的微心愿,按照要求填寫《肇慶高新區(qū)“星火微心愿”信息登記表》,審核匯總后報送至區(qū)黨群工作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二、核實微心愿

高新區(qū)黨群工作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對線上、線下征集到的微心愿進行篩選、匯總,聯(lián)合有關部門組織人員上門核實情況,按照輕重緩急、服務時限等,將符合要求的微心愿進行展示、感召。

三、認領微心愿

在確保“許愿人”隱私的基礎上,通過審核的微心愿將在區(qū)內主流媒體公眾號發(fā)布認領信息,組織號召愛心人士、愛心單位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自愿認領微心愿,認領后自行購買相應的物資,可郵寄或親自送到指定地點,認領微心愿的愛心人士、愛心單位均可獲得“星火微心愿”認領證書。

四、點亮微心愿

待物資到位后,由區(qū)黨群工作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帶隊,組織“星火微心愿”志愿服務隊、愛心人士、愛心單位代表上門走訪慰問困難弱勢群體,為他們點亮微心愿?,F階段無法完成或不符合條件的微心愿將通過電話或上門反饋告知。

五、反饋微心愿

不定期在“文明高新區(qū)”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公開發(fā)布為困難弱勢群體點亮微心愿的情況,讓愛心人士、愛心單位以及社會清楚了解捐贈物資的去向和圓夢情況。

西江日報、西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西江日報”電子報,以及注明來源“西江日報”、“西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版權均屬西江網所有。凡是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鏈接、轉貼、編輯或其它方式發(fā)布。已經被本網授權的,使用時必須做到:(1)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作者信息“西江日報記者***”、相關圖片和視頻的出處及作者。(2)如修改標題,必須注明原標題。(3)如果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注明來源“來源:西江日報”。
2.
本網未注明“來源:西江網”或“來源:西江日報”的作品信息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其它媒體、網站或個人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行負法律責任。擅自使用西江網名義轉載或盜用西江網名義發(fā)布信息,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3.
本網轉載的部分文字、圖片、表情包、GIF動圖等作品素材來源于網絡,均為暫時無法找到版權來源,請作者或版權權利人聯(lián)系我們,以便發(fā)放稿費。
4.
如本網發(fā)布或轉載內容涉及名譽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人:羅小姐、陳先生(電話:0758—2722284)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友情鏈接| 事業(yè)單位

粵ICP備09102757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本網站由肇慶市融媒集團有限公司(西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者建立鏡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