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明紅 通訊員 鄭翔
5月16日,肇慶市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系列活動在市博物館啟動,多個共建基地同步揭牌,4個新展覽同步啟動。
今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此次系列活動由市文廣旅體局主辦、市博物館承辦,市博物館在啟動儀式上首發(fā)《肇慶市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典型案例》,并為肇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地、產(chǎn)學研共建基地、肇慶學院教學實習基地、地質(zhì)科普基地等共建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活動主題,市博物館推出4個新展覽,即“古端名郡: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0周年展”、喻濤教授師生版畫作品展(第十一回)、“對話翡翠·感悟匠心——廖錦文大師翡翠精品展”、“聿采風華——端州區(qū)中小學美育成果作品展(第二期)”,希望為市民搭建起文博事業(yè)教育和宣傳平臺,讓更多人認識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知識。
“古端名郡: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0周年展”是市博物館與肇慶名城與旅游發(fā)展研究會共建肇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地的首項成果。展覽由名城肇慶、名城保護、名城文旅三大部分組成,通過100余件/套展品,展示近三十年來肇慶卓有成效的名城保護工作及其對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促進作用,講好肇慶名城故事,延續(xù)肇慶城市文脈。
肇慶學院文博副研究員、肇慶名城與旅游發(fā)展研究會會長劉曉生說,接下來,雙方還將通過館會共建、資源互補,不定期組織開展調(diào)查報告、課題研究、學術講座等,讓更多青少年接受歷史文化教育,傳承肇慶文脈。
接受捐贈是博物館獲取文物藏品的主要途徑之一。文物藏品捐贈儀式中,市博物館獲贈文物藏品和書籍資料等共54件/套。這些藏品種類豐富,對進一步研究肇慶歷史文化起到推動作用,為博物館建設提供重要的館藏支撐和史料依據(j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