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夏紫怡
關愛孤兒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創(chuàng)新孤兒培育新模式,以“家”為切入點,將傳統(tǒng)親情文化融入教育管理之中,采用“大家?guī)〖?、大手拉小?rdquo;家庭式管理模式,讓孩子們在思想、學習、生活上得到關愛。該福利院先后獲得“廣東省文明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兒童示范之家”“全國民政系統(tǒng)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走進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在老師們的帶領下,玩起有趣的游戲……洋溢在孩子們臉上的輕松和喜悅,在多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懷集縣社會福利院管理員梁潔寧回憶,初來乍到,孩子們一雙雙孤獨不安的眼睛觸動著她的內心。這些孩子分別來自懷集縣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由于失去雙親的打擊和長期缺少父愛母愛,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自卑、自我認同感低和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
“為了彌補孩子們情感方面的遺憾,經(jīng)過商議,福利院上下探索以‘家庭的概念’建設福利院。”梁潔寧解釋,在福利院,所有師生是一個大家庭,“大家”被分成若干個“小家”,生活老師是“家長”,孩子們是“兄弟姐妹”。家長照看日常生活,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輪流值日打掃宿舍和飯?zhí)?、為菜地施肥澆水。課余,家長指導孩子們的功課,帶他們運動、聊天。
除了在心理精神上不斷為孤兒提供情感支持外,懷集縣社會福利院還堅持以德育為先,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完善人格。記者了解到,該院特意開辟了幾畝荒地作為“責任田”,讓孩子們種果蔬,建豬舍和雞舍,參與養(yǎng)豬、養(yǎng)雞等力所能及的生產(chǎn)勞動。
同時,福利院還定期組織孩子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逢年過節(jié),為熱心人士制作節(jié)日賀卡,送上節(jié)日問候等,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懂得珍惜、學會感恩,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漸漸地,生活在溫暖關愛構筑起來的“家”中,孩子們不再孤僻寂寞,一顆顆向上向善的種子正在內心茁壯發(fā)芽。
2022年6月,福利院里幾位讀高三的孩子考上大學,其中鄧青梅以490分考上了本科線,被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錄??;鄧麗珊425分,考上??凭€,被廣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社會工作專業(yè)錄??;植亞成349分(理科),在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就讀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yè)……據(jù)統(tǒng)計,自2009年建院至今,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先后培養(yǎng)出研究生1人、本科生7人、大專生11人、中職生56人。
在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下,這些孩子憑借自身努力,緩緩推開命運大門,迎接嶄新人生。他們的故事也正成為懷集縣社會福利院以愛筑家、傳遞真情的最佳寫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