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萬濤
2024年春運已拉開帷幕,今年的暖流行動和曾經(jīng)比有哪些變化?現(xiàn)在的返鄉(xiāng)和過去比有哪些不同?
在二十年前的廣東,每到春節(jié)前夕,都會上演數(shù)十萬人群騎著摩托車,馱著行李,穿行321國道,穿過肇慶市,一路向西的場景。他們被稱為“鐵騎大軍”“摩托大軍”。
2003年起,肇慶自發(fā)組織“暖流行動”,在國道沿線設置多個志愿服務站點。20年來從未間斷為“摩托車大軍”回家保駕護航,成為春運的一道獨特風景。
自2003年開始,朱健興便開始關注“摩托大軍”這一獨特的年度現(xiàn)象,并決定在“摩托大軍”穿過肇慶市時用鏡頭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用相機捕捉那些回家的人們和感人的瞬間。
8張老照片告訴你肇慶春運變化→

2003年,由于天冷路滑,“摩托大軍”中的騎行者不慎摔倒受傷。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04年,“摩托大軍”在休息中充饑。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10年,途經(jīng)封開的一個路邊服務點,“摩托大軍”在烤火取暖。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13年,“暖流行動”小湘服務點。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13年4月,《警車伴我踏歸途》獲人民日報社主辦的“暖暖回家路”全國春運攝影大賽特級佳作獎。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13春運,肇慶的志愿者為“摩托大軍”中受傷者處理傷口。 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16年,同在封開的服務點,“摩托大軍”用暖爐在取暖。 通訊員 朱健興 攝

2020年,同是“暖流行動”小湘服務點,“摩托大軍”換成了“小車大軍”。通訊員 朱健興 攝
在朱健興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人們對家的思念和歸心似箭的心情,看到了“暖流行動”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看到了社會進步和科技發(fā)展如何為春運帶來便利和舒適,更看到了愛的溫度和力度。
朱健興表示,肇慶春運的“暖流行動”是一個流動的窗口,從中可以觀察到人潮涌動,感受到時代帶來的速度、溫度與變化。
朱健興簡介:1992年進入西江日報社,2023年退休。從影40年來,他的作品曾獲得國際、國內(nèi)多個獎項。2016年7月,他通過鏡頭記錄35年來社會發(fā)展與變化的圖文著作《世面》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