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明紅 實習生 謝康妍
12月30日,經(jīng)過精心籌備,“爍古耀今話紅樓”肇慶城市發(fā)展史展覽在麗譙樓開幕。作為麗譙樓改陳布展項目,該展覽將長期面向公眾開放。
麗譙樓又稱“紅樓”,是見證肇慶開府及地方政治歷史的重要文物。宋徽宗趙佶繼位后,因其繼位前曾封端王,端州是其封地。明成化七年(1471),肇慶知府黃瑜在供奉宋徽宗御書“肇慶府”樓宇原址上,“甃石為臺建麗譙樓”。麗譙樓建成后,黃瑜在樓上“置鐘、鼓、銅壺滴漏”,并派員觀察銅壺滴漏,以鐘、鼓報時。2012年,麗譙樓基座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麗譙樓新展陳內(nèi)容緊扣肇慶城市發(fā)展史展覽主題,精彩再現(xiàn)肇慶千年府城文化魅力。”該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介紹,麗譙樓面積約500平方米,新展陳主要分為前言、古端名郡千年府城、紅樓星火百年風云、結(jié)束語等四部分。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麗譙樓展品琳瑯滿目,除了有麗譙樓“三件寶”——唐乾寧四年大銅鐘(原件存放在肇慶星湖文物管理所)、元延祐三年銅壺滴漏(原件存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大藤鼓(原件存放在江門市新會市博物館)外,還有仿制宋徽宗“肇慶府”御書、鄭敦義修建肇慶古城墻的創(chuàng)作畫、南明為防守西寧縣城(今云浮市郁南縣)鑄造的南明鐵炮,以及韓雍像、侯大茍像等。背上刻有不同字錢的“永歷通寶”錢幣,則以入墻柜的形式展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