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強不息的蔡敏敏。 西江日報通訊員 譚揚漢 攝
西江日報記者 陳松連 通訊員 譚揚漢
今年6月中旬,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孤兒蔡敏敏取得了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學位證書,她是懷集縣社會福利院走出的第一位研究生。當她從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手中接過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時,她激動地說:“是黨和政府以及福利院的關懷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yè)。”
福利院成夢想起點
蔡敏敏是懷集縣坳仔鎮(zhèn)魚北村人。2006年,她的父母相繼因病離世,時年10歲的她和兩個弟弟相依為命。
2009年,懷集縣社會福利院建成,蔡敏敏有幸成為首批進入福利院的孩子之一。“這個大家庭是我夢想的起點,也是我完成夢想的支撐點。”在福利院這個大家庭里,她得到了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愛護、關懷和鼓勵,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為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提供學習上的支持,使她能夠安心讀書。
進入福利院時,蔡敏敏剛上初中,在縣領導的關心和福利院的幫助下,她得以進入懷集一中讀書,但成績卻排在年級倒數(shù)。性格倔強的她沒有服輸,每天清晨5點半出門上學,晚上10點半回到福利院。經(jīng)過努力拼搏,她逐漸掌握了學習方法,一年來在年級中進步了1500多名。
由于放心不下在家鄉(xiāng)生活的兩個弟弟,蔡敏敏在福利院生活了一年半后,中途離開回到家鄉(xiāng)和弟弟們一起生活,并到坳仔鎮(zhèn)中學繼續(xù)讀書。在那里,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并得到班主任陳媛芳老師的幫助,一起與她搭食,從不收取生活費,使她安心求學。
盡管當年蔡敏敏中途離開了懷集縣社會福利院,但福利院仍把她當成大家庭的一員。“每當我遇到困難,福利院的老師總會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她清楚記得,剛入讀初中時,福利院的蘇阿姨曾送給她一輛自行車,還幫助她融入同齡人的圈子;芳姐姐、珍姐姐為她買來新衣服,還時常到學校探望她,經(jīng)常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
自立自強圓夢大學
2012年中考時,蔡敏敏以618分的成績考上懷集中學高中部,她通過領取孤兒生活補助,以及接受社會愛心人士捐助完成了學業(yè)。
2015年,蔡敏敏以536分的成績考取嶺南師范學院社會工作專業(yè)。大學期間,她通過生源地貸款、孤兒生活補助、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和兼職做家教,她順利完成了本科學業(yè)。
“4年學習讓我十分認同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觀,也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我渴望追求更多的專業(yè)知識,用以報答社會。”因此,她決定考研,但一想到學費問題又有些退縮。
“你放心考研吧!有困難跟我們說,我們會盡力幫助你。”在福利院蘇阿姨的鼓勵下,通過一年多的辛苦備考,2019年,蔡敏敏成功考上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研究生。當時,全國報考這個專業(yè)的有600多人,而考上的僅有60多人,其中廣東2人。今年,她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證和畢業(yè)證。
立志為家鄉(xiāng)作貢獻
蔡敏敏一邊讀研一邊創(chuàng)業(yè),她決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創(chuàng)辦教育培訓機構。2020年8月,她和幾個朋友創(chuàng)辦了懷集縣敏捷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培訓科目主要有珠心算、拼音、書法、中小學生課外輔導等,從創(chuàng)辦之初只有10多個學生,到現(xiàn)在已發(fā)展到100多個學生。
7月21日,記者看到蔡敏敏時,她正在認真地為孩子們上課。“我想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這些學生,看著他們的進步,我就想到了當年努力拼搏的自己。”她還表示,“我特別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恩福利院這個大家庭!是它點燃了我的夢想,讓我有勇氣改變?nèi)松\。今后,我會繼續(xù)努力工作,為家鄉(xiāng)建設多作貢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