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河鮮,來竹排倉啦!”
上世紀(jì)60-90年代,竹排倉的碼頭,四面八方匯聚過來的肇慶土特產(chǎn),在這里裝船出海。如果說竹排倉的碼頭,留在歷史長河里的氣味是茶葉、肉桂、肇實、劍花等肇慶土特產(chǎn)的話,那么在2020年的7月伊始,這里的氣味,悄然變成了西江河鮮的“魚腥氣”。

竹排倉碼頭附近的河鮮市場
7月1日,西江正式開漁,但在哪里可以買到河鮮?成了廣大市民和網(wǎng)友關(guān)心的事情。人民南路以及西江南路的江濱地帶,是以往擺賣河鮮的地方,但現(xiàn)在這兩處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昔日的江邊河鮮市場,目前暫時移到了西江大橋上游不遠的竹排倉碼頭附近位置。每天午后2點開始,這里的河鮮攤檔,陸續(xù)撐起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傘,一個“有腥氣”的河鮮市場,就在這里開張了。
筍殼看個頭大小,20-35元一斤不等,作為生滾魚湯的首選,筍殼加上嫩白的豆腐、冬瓜等,湯面上鋪上幾條香菜,那味道就只剩下一個“鮮”字!
西江鯽魚,5-7元一斤,最適合油鹽清蒸,一條巴掌大的不到10元。一條一尺多長的淡水銀鱈魚,非常罕見,十幾個攤位就此一條。外形看起來靚麗修長,25元一斤。

淡水銀鱈魚
逛了一圈河鮮市場,發(fā)現(xiàn)最多的是鳊魚,按個頭大小,4-8元一斤,做法也是清蒸為主,可加欖角吊味,個中鮮味讓人無法抵擋。人氣最旺的,要數(shù)纖細(xì)悠長的藍刀魚,一指大小的最受青睞,買來煎至金黃,魚骨也香脆可口,再來杯冰凍啤酒或者可樂,連魚骨也不放過,還帶補鈣,基本上沒小龍蝦什么事了。
西江鯰魚15元一斤,白鱔則有點貴,價格去到了70元一斤,已經(jīng)趕上了最負(fù)盛名的西江河蝦的價格。西江河蝦到底有多貴?反正前后逛了兩圈,竟然找不到一只河蝦,一問之下,攤主們都說,河蝦不是沒有,只是數(shù)量確實是少,供不應(yīng)求,一大早各大河鮮食肆酒樓就已經(jīng)預(yù)訂一空。
“卜卜脆”的沙蜆,尾指尖大小的2元一斤,恐怕是便宜到你笑?來一斤做個清甜的節(jié)瓜沙蜆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至于一元硬幣大小的,6元一斤,攤主說大沙硯是按個頭大小人手分揀的,蘊含了不少勞動價值,蜆肉自然夠肥美,做法最宜韭菜姜蒜爆炒,蜆殼爆開的“卜卜”聲,肯定會觸發(fā)你的味蕾開關(guān),未上碟口水已經(jīng)流了一地。

沙蜆
這里的河鮮買賣,已經(jīng)基本上通過微信二維碼來維系,現(xiàn)金已經(jīng)很少見到,攤主說以前要準(zhǔn)備不少零錢,找回去的錢也真的是沾水帶腥的?,F(xiàn)在巴掌大小的二維碼,就系在太陽傘柄上,一掃即可。所謂近水樓臺,這個小小的二維碼,連同迎風(fēng)招展的太陽傘,絕對都是“有腥氣”的。
西江大橋上,火車開過隆隆作響,成了這片河鮮市場喧嘩嘈雜聲里的伴奏曲。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