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位于鼎湖區(qū)永安鎮(zhèn)南部,下轄8個自然村、人口3000多人,由于村落分散,又緊挨著永安工業(yè)園,村中許多房屋都用來出租,外來務工人員占了常住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其中,自然村中文村的外來務工人員最多。然而,近十年來,外來務工人員與村民和諧共處,村中治安井然有序,雙方甚至從未發(fā)生過矛盾糾紛,反而是互相幫助。
永安村支部書記馮建國介紹,永安工業(yè)園建立之后,村中的外來人口明顯增多,十幾年來,村委會一直特別注重治安管理。雖然村落分散管理難,但村委干部團結、村民淳樸,懂得要互相包容,因此治安管理以宣傳教育為主,村中也沒有治安隊,對出租屋的管理要求,是要做好防火、衛(wèi)生,要登記租戶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雖然治安責任大,但是我們的管理比較人性化。”
自然村中文村是外來人口居住最為集中的村落。記者在該自然村走訪發(fā)現,村中幾層高、外觀靚麗的新房都是出租屋,村中巷道干凈整潔,車輛停放有序。記者留意到,這些房屋、巷道都沒有安裝監(jiān)控設備。“沒有必要安裝,租戶都是循規(guī)蹈矩的人,村民也比較放心。”馮建國說道。
永安村“老書記”梁顯明也有房屋出租,其中一座樓房的4層設置了9個套間,已被全部出租。當天上午,租客正在家中休息。梁顯明和他已經很熟絡,兩人簡單地聊了下工作情況、生活情況等。“不打擾,你們看吧。我在這里住了好多年,大家都很熟悉。”這名租客笑著說。
另一名租戶梁先生正冒雨接小孩回家,來自貴州的他已經在村里住了五六年。“村干部、村民沒有因為我們是外來人員而歧視我們,還經常幫我們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有時我們下午很遲下班,小孩放學后到處跑。村委旁邊那個健身小公園,以前是鎖著門的,村委干部看到我們的小孩放學后不是亂跑就是看電視,就開放給孩子們進內游玩,村民還會幫忙照看一下。住在這里,我們感覺很放心。”
梁顯明介紹,9個套間分租給9個家庭,都是夫妻兩人在這里打工的,有些還帶著孩子,村中的租戶基本以家庭為主,且七成來自貴州。“有些人在這里打工認識、結婚生子,有些孩子在這里出生、讀書,讀完小學讀初中,和我們本村村民一樣生活。”不同的是,外來務工者的孩子要入讀公辦學校,永安村委都會盡力幫忙,聯系學校安排學位、開證明等。梁顯明介紹:“中心小學、初中都近村,他們的孩子也想讀公辦學校,省錢又不用接送。孩子到了讀書年齡,他們都會提前和我們說,我們就幫忙聯系學校預留學位,幫助他們解決教育問題。”
“有一個來自廣西的租戶,他的兩個女兒讀書很厲害,中考成績可以上肇慶中學,但他們覺得手續(xù)麻煩,就留在鼎湖讀,后來因為戶口問題又回了廣西讀,聽說后來考了間很不錯的大學;還有個租戶的孩子,在這里讀初中成績很好,也是要回老家讀高中,成績多少受到影響。”說起租戶的子女教育問題,梁顯明都十分清楚了解。“有些人在這里住了十幾年,除了沒戶口,和我們村民沒什么分別,大家都是互相幫忙、互相關心了解,我平時說普通話多過說粵語。”
除了幫忙解決孩子教育問題,看到哪些租戶失業(yè)了,永安村的村委干部還會熱心地為他們介紹工作。馮建國介紹:“有些人原來打散工,我們就幫忙聯系工廠為他們安排工作;有些人想換工作,我們也介紹他們去企業(yè),今年已經介紹了好幾個,有間公司就解決了五六位租戶的工作。”
而遇到村中有需要,租戶們也會熱心幫忙。梁顯明介紹,以前村民曬稻谷時,遇到下雨,租戶都會主動幫忙收起來。村中“三清三拆”后一些路段要種樹,有空的租戶也會幫忙 搬樹苗、種 樹。“村里老人多,有什么需要他們都會幫忙,比如我要出去鎮(zhèn)中心辦事,走路不方便,租戶都會很熱心地開車送我去。”
在梁顯明看來,這些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的互相幫助、互相包容。“他們拖家?guī)Э趤磉@里打工,很不容易,租我們的房屋,讓村民能增加收入。我們作為本村人,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永安永安,永遠平安。未來,我們村的定位是建設法治平安村。”馮建國介紹,雖然目前治安良好,但對于村落、出租屋的管理應該更為智能化,因此計劃籌集資金,在環(huán)村路、入村主線路和村巷合理配置安裝視頻監(jiān)控和完善永安村監(jiān)控系統,實現8條自然村全域覆蓋電子監(jiān)控系統。此外,該村還計劃在村內設置智慧型門禁卡用于管理出租屋,并對出租屋實行規(guī)范檔案化升級管理。“這些可以讓我們的治安管理更有保障,租戶也住得更放心。”
西江日報記者 賴小琴 實習生 何詩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