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浩輝 通訊員 吳燦霞 陳丹琳
“從來不知道能在法院以外的地方開庭,更沒想到法官會大老遠來到這么偏遠的地方給我處理問題,以后一定改正錯誤,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在一宗危險駕駛罪案件庭審宣判后,被告人蘇某慚愧地說。近日,懷集法院刑事審判團隊打破地域界限,驅車近300公里遠赴廣西貴港,跨省區(qū)將庭審現場搬至被告人所在的偏遠村寨,采用就地開庭的方式,帶來了一場有力度、有溫度的刑事庭審,體現司法溫度并促成認罪認罰。
2022年8月,被告人蘇某酒后駕駛已達報廢標準的普通二輪摩托車上路行駛至懷集縣馬寧鎮(zhèn)黃謝村路段時,被執(zhí)勤民警當場查獲,隨后被傳喚到懷集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受調查。案發(fā)后,因身患重病,被告人蘇某先后被懷集縣公安局、懷集縣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今年4月,蘇某被提起公訴,案件來到了懷集法院刑事審判團隊手中。查閱案卷時,審判團隊留意到這是一起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簡單刑事案件,但蘇某因重疾并長期被取保候審,距離案發(fā)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本著便民利民原則,也為了更全面直觀地了解被告人蘇某的病情,審判團隊關心詢問被告人蘇某身體情況是否適應庭審,并仔細查閱病歷材料、咨詢醫(yī)生。對蘇某目前的身體狀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評議后,審判團隊發(fā)現身患重病的蘇某無法長時間走路、坐車,這成了他無法到庭的阻力,案件也面臨著一時難以繼續(xù)審理的境地。
“你過不來,我過去!”考慮到案件被告人蘇某住所地在廣西貴港,目前的身體狀況無法經得起長途奔波,而案件開庭審理也刻不容緩,審判團隊決定跨省區(qū)開庭。針對被告人蘇某的身體實際和案件辦理情況,審判團隊主動對接公訴機關和辯護律師,最終將開庭地點確定在蘇某戶籍所在地的村委會,并積極跟進、協調開庭的具體事宜。
“現在宣布法庭紀律……”庭審當天,村委會里國徽高懸,幾張長桌,幾把椅子,搭建起簡易的庭審現場。法官、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及被告人等依次而坐,庭審過程一絲不茍、井然有序。“酒后駕駛是我的錯,看到法官不辭辛苦來到這里審理案件,相信一定會作出公正的判決,我認罪認罰……”經過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蘇某在最后陳述階段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表示懺悔,并當庭認罪認罰。法庭當庭予以宣判,以危險駕駛罪判決蘇某拘役二個月,緩刑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至此,案件圓滿審結。
“雖然被告人犯了案,但還是以人為本,辦案中要注意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縱是威嚴的司法,也可彰顯司法溫度,這樣的庭審方式能最大地節(jié)約時間、精力和成本。”案件的承辦人許多表示。
此次跨省區(qū)審判的順利進行,是懷集法院能動履職,讓司法審判兼具力度與溫度的生動詮釋,彰顯了司法的人文關懷,強化了刑事審判的教育挽救功能,既審理了案件,也判暖了人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