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浩輝 通訊員 蒙瑩瑩 董俊豪
4月22日早晨,暴雨過后,洪水消退,懷集縣懷城街道的臨街商鋪紛紛開門,清理店鋪內的淤泥積水,打掃門前垃圾雜物。馬路上,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同樣忙碌著。他們同心協(xié)力,在灑水車、鏟車的配合下,加緊清理路面上的淤泥雜物,全力以赴恢復群眾正常生產(chǎn)生活秩序。
清淤,是洪水退后重整家園、恢復城市風貌的頭一波。洪水帶來的淤泥粘稠、沉重,厚的地方有一寸以上,移動腳步格外費力。人們排成行,將淤泥推開。淤泥被清理得差不多后,人們再使用道路清洗車對殘留物進行沖洗。

黨員干部志愿者進行清淤。 記者 劉浩輝 攝
在汛情嚴峻時期,懷集縣就迅速集結人員,組建378支黨員干部突擊隊,發(fā)動5470多名黨員干部奔赴一線參與防汛救災工作。洪水退后,依然是這批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水退人進,連夜開展清淤清障,守護美好家園。
4月21日深夜,懷集縣城洪澇積水剛退去,懷集縣黨員干部又馬不停蹄奔赴各退水區(qū)域,逐水而行,連夜開展清淤清障工作,為群眾恢復家園,手蹭破了皮,汗水濕透了衣背……
“從凌晨開始,我們就迅速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對道路進行清淤,還出動了灑水車、鏟車等,對路面大件垃圾物品以及淤泥進行清理,讓道路變得暢通和整潔。”懷集縣城管局黨員干部志愿者馮群鴻說。
記者在沿江路段清淤點看到,黨員干部穿著雨靴、戴著手套,手持鐵鍬、掃帚等工具,采用“鏟、推、沖、掃、洗”等同步作業(yè)模式,對路面和街道進行清淤,并配合使用垃圾車、卡車、斗車,清運厚厚的淤泥和垃圾,大家分工明確,忙中有序。
在明華酒店路口,記者看到懷集縣中醫(yī)院的黨員志愿者正在給附近受災住戶派發(fā)消毒藥粉。“我們今天派出6支醫(yī)療服務隊,為受災群眾進行傷情處理和身體檢查,并通過走訪住戶,向群眾和商戶派發(fā)消毒藥粉和消毒液,引導他們做好災后居家消毒工作。”懷集縣中醫(yī)院黨總支書記馮劍遠說。
此外,懷集“岳山民兵連”也聞令而動、奮戰(zhàn)一線,大力傳承弘揚“岳山造林”光榮傳統(tǒng),積極開展防汛救災、清淤清障等各項工作。“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民兵。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岳山民兵連’時刻在行動!”民兵盧偉榮堅定地說。
目前,懷集縣正有序開展垃圾淤泥清理工作,并積極組織疾控單位做好環(huán)境消殺,嚴防疾病發(fā)生、傳播和流行,確保懷集縣家園環(huán)境恢復干凈、整潔、有序。
據(jù)悉,洪鋒過境后,懷集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災后重建工作,除做好道路淤泥清理外,也第一時間組織好人員,做好河道疏通、生活物資保障、重點區(qū)域搶修等工作,把洪災損失降到最低,加快恢復群眾生產(chǎn)生活秩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