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訊(記者 潘粵華)不少人喜歡在冬天泡腳,認為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逼出體內寒濕。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冬天泡腳有何好處?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肇慶市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治醫(yī)師魏巍。
魏巍介紹,中藥足浴屬中醫(yī)藥物外治法的溻浴法之一,是將藥物煎湯后,浸泡雙足。“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藥物足浴可以起到調臟腑,通經(jīng)絡的功效,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令人身心舒暢、精神爽快。”她說,皮膚在溫水的刺激下充分吸收中藥成分,可疏通筋骨關節(jié),改善體內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環(huán),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
中藥泡腳簡單易行。但中藥本身具有寒熱溫涼的偏性,因此魏巍建議應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辨證選藥,進行精準用藥足浴。泡腳時,水的高度以能沒過腳踝為佳,浸泡時間20至40分鐘,水溫以40攝氏度最適宜。
大部分人可泡腳,但也有少數(shù)人不適宜。魏巍介紹,妊娠及月經(jīng)期的婦女,各種嚴重出血病或局部受傷在24小時以內的患者,惡性腫瘤、心腎衰竭等各種危重病患者,急性傳染病、外科急癥或中毒的患者,正處于大怒、大喜、大悲之中的人,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或患精神疾病的人,飯前、飯后30分鐘內或過饑、過飽、醉酒的人,足部患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嚴重感染以及較重靜脈曲張的人,這些人群不宜泡腳。
魏巍建議,如果足浴時出現(xiàn)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泡腳時,足部血管受熱擴張,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這時應暫停,待癥狀消失后再進行足浴。”她說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