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俊飛的莊園瓜果飄香。 西江日報記者 吳威豪 攝
西江日報記者 賴小琴
日前,沿著蜿蜒的村道,記者來到四會市江谷鎮(zhèn)盧屋村。只見一串串嫩綠的葡萄掛在枝頭,一個個圓圓的小西瓜躺在地里,還有成群的雞鴨,躺在陰涼處休息的小狗,構成一幅充滿生機而愜意的畫面。
而九年前,盧屋村還是一個丟荒的空心村。如今這里種上了高品質的逸豐葡萄,還有袁隆平團隊研發(fā)的“超級水稻”,讓該村名聲遠揚,成為四會乃至肇慶的“明星村”,為四會鄉(xiāng)村振興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空心村來了“村長”
“承包下這個村,既是緣分,也是夢想使然。”盧屋村的承包者黃俊飛介紹,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村長,受他影響,自己從小就夢想長大后也當一名村長,服務村民造福鄉(xiāng)鄰。
黃俊飛是四會市逕口鎮(zhèn)新圍村委會元龍村人,早年一直在佛山打拼,年薪近40萬元。因感覺職業(yè)生涯遇到了瓶頸而辭職回四會,做起餐飲生意。
一直揣著“村長夢”的他,2011年偶遇盧屋村。彼時,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民全部外遷,房屋丟空,土地荒蕪,草比人高。黃俊飛撥開雜草在村內(nèi)逛了一圈,覺得它就是自己要找的“夢想莊園”。
黃俊飛找到還在四會生活的村民,請他們吃飯座談,“我要租下整個村,包括土地、房屋等生產(chǎn)生活資料,村民們很驚訝,不知道我想干什么。”黃俊飛笑著說,“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是對于村民提的要求,他全都答應了,還承諾修建道路、看好村莊,最終順利簽下20年租約。
“村長夢”終于實現(xiàn)了,但這個村只有他一人。“我得讓這個村‘活’過來。”黃俊飛默默下了決心。
黃俊飛說到做到。如今,盧屋村已鋪上水泥路,安裝了路燈,干凈整潔。由于久無人住,部分泥磚房年久失修而倒塌,原有的22間房屋,只保留了17間,黃俊飛就抽空為村民修繕舊屋。今年受疫情影響,他大年初一就回村忙碌,在朋友圈曬出的勞作圖、鄉(xiāng)村圖,讓村子成為更多人的“夢想莊園”。在莊園打工的村民說:“他一個人的村,比我們100多人的村打理得還漂亮。”
種出“貴族”葡萄引客來
黃俊飛喜歡挑戰(zhàn)新事物。租下村莊閑置了大半年后,他選擇了種植葡萄,花費大力氣,開墾荒廢土地,搭起大棚,種上精心挑選的葡萄苗,并為盧屋村起了個洋氣的名字“逸豐葡萄莊園”。
“那時肇慶僅在高要有一個葡萄園,我覺得挺新鮮的。”難關卻接踵而至:家人反對、購買物資被騙、技術經(jīng)驗不足、產(chǎn)品品質不達標。“剛開始很自信,覺得憑我的積蓄,可以慢慢來,按照夢想中的樣子,打造好葡萄莊園。沒想到它像個‘抽水機’,一下子把我的積蓄抽空了,還負債。”
做事情喜歡全力以赴的他,頂著各種壓力咬牙堅持,到全國各地取經(jīng)學習,調(diào)整營銷策略,艱難地前行著,葡萄園慢慢有了起色,莊園的名氣越來越大。緊接著,他又調(diào)整策略,采用認養(yǎng)模式,讓更多人參與、關注到葡萄的種植。
在認養(yǎng)區(qū)域,每棵葡萄藤上都掛著一個牌子,寫滿了各式各樣的標語,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揮灑汗水回收甘甜”,認養(yǎng)者來自深圳、佛山、廣州等地。葡萄成熟時,認養(yǎng)者或一家大小或呼朋喚友前來采摘,空地上每天都停滿了車輛,盧屋村變得熱鬧非凡,也帶動了周邊的餐飲住宿。
去年,逸豐葡萄入選“四會十大手信”、入選四會“十佳名優(yōu)農(nóng)產(chǎn)品”。黃俊飛開心地說:“在四會,現(xiàn)在說起摘葡萄,大家都會想到逸豐葡萄莊園、想到盧屋村,這是讓我最開心的,我的村莊越來越受關注了。”
種植“超級水稻”打造新名片
去年秋季,盧屋村連片金黃的稻田,在許多四會人的朋友圈“刷屏”。“這里不僅有葡萄,還有‘超級水稻’,有豐收的美景。”黃俊飛介紹道。
原來,他所種植的水稻,正是“中國雜技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團隊研發(fā)的“超級水稻”,具有綠色、安全、優(yōu)質、豐產(chǎn)、高效等優(yōu)點。“這些稻田丟荒非常可惜,我一直在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耕田也是有前途的?”機緣巧合之下,他接觸到袁隆平團隊的技術人員,并爭取成為試點。“這塊試驗田,是由袁隆平團隊無償提供種子并技術支持的。廣東有兩個試驗點,一個是開平,另一個就是這里,這些水稻非常珍貴。”
由于氣候、種植遲等原因導致產(chǎn)量不理想,但黃俊飛很高興。稻谷成熟時,看著連片金黃的稻田,他找來妻子及其閨蜜當模特,拍了許多豐收大片。“我想讓大家都知道,這里既有豐收,也有美景,我們四會的農(nóng)村也可以是很美麗的。”
“超級水稻”收割前,黃俊飛就到深圳找騰訊合作營銷,產(chǎn)出的天然有機大米售價每公斤40元,目前銷售非??捎^。今年,他增加了種植面積,調(diào)整營銷模式,“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高端消費者關注我們的稻田,關注到我這個村莊。”
“我夢想成真當上了‘村長’,新的目標是要將這里建設成為四會十大最美村莊之一。”黃俊飛信心滿滿,他計劃把果園繼續(xù)擴大,加大盤活盧屋村房屋和丟荒土地的力度,將民居打造成特色民宿,不斷擴大鄉(xiāng)村旅游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規(guī)模。滿地圓滾滾的小西瓜就是他正在打造的一張新名片。“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宅在家里,等疫情過去、西瓜成熟時,我就舉辦個西瓜節(jié),邀請大家都來品嘗。”
用心經(jīng)營莊園,黃俊飛也不再僅僅為了圓自己的“村長夢”。“從中央到地方到各級基層部門,都在大力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我也得到了江谷鎮(zhèn)委和村委干部的許多支持,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些成績,能夠影響更多四會的年輕人,特別是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愿意回到農(nóng)村建設農(nóng)村。我相信并且堅信,未來農(nóng)村一定會讓城市人更向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